在国庆、中秋双节的威力之下,“国庆堵车大赛”、“高速遇堵车点外卖”、“国庆堵车堵到钓鱼”,一系列和堵车相关的话题频频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出现。
在节假日堵车各种话题的刷屏里,出行市场“网约车第一股”将会出现的消息,掀了不小的波澜。不过“网约车第一股”名号的人选却不是屡次传出IPO的滴滴,而是“捡漏”的嘀嗒出行。
在滴滴顺风车业务下线的时候,嘀嗒出行顺风车业务得以借势发展。日前,势头一片大好的嘀嗒出行已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网约车第一股”的宝座也即将被嘀嗒出行冷不丁的拿走。
嘀嗒抢先IPO
出行市场的暗战从来没有停止。
在出行市场“一超”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因屡陷事故而被迫叫停的时候,一直被滴滴所压制的玩家开始悄无声息的抢占市场,而嘀嗒出行就是闷声发大财的代表。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按照顺风车搭乘的次数来看,2019年嘀嗒出行成为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市场占有率达到66.5%;按照搭乘次数来看,2019年嘀嗒出行在中国出租车市场的出行平台里居于第二。
嘀嗒出行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8月31日嘀嗒出行的注册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8亿,在嘀嗒平台上的月活跃用户数量为1470万,累计搭乘乘客数量3670万。注册的车主数量超过1900万,通过车主认证的突破1000万;注册出租车司机累计突破190万,通过出租车司机认证的超过80万。
在滴滴的顺风车业务下线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顺风车司机、用户往嘀嗒出行的流动,使嘀嗒出行悄无声息的壮大起来。
从嘀嗒出行的财务数据里同样有很明显的体现,2017年-2019年间,嘀嗒出行的顺风车GTV分为达到7亿元、19亿元、85亿元,在2018年、2019年实现171.4%、347.4%的同比增长;同时顺风车相对应的搭乘订单分别为2360万份、4820万份、1.785亿份,在2018年、2019年实现104.2%、270.5%的同比增长。
嘀嗒出行在顺风车市场里占据的绝对优势,加上顺风车轻资产模式下,平台不用对司机以及用户进行高度补贴,使其成为在烧钱的出行市场里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企业。
根据嘀嗒出行的招股书数据,在2017年-2020年上半年间其实现营收为0.49亿元、1.18亿元、5.81亿元、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702万元、-10.7亿元、1.7亿元、1.5亿元。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的净利润率为29.7%、48.6%。
“顺风而起”的嘀嗒出行,甚至先滴滴一步提交了招股书。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登录上市,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和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不过嘀嗒出行看似顺风顺水的日子里,也存在着不安心的地方。
成也顺风车,危也顺风车
近些年来杀入顺风车的玩家不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玩家都能在顺风车业务里混得风生水起,顺风车业务里屡陷争端的玩家并不少。
嘀嗒出行的招股书里同样表明,在中国顺风车市场里,嘀嗒出行可能将会面对用户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相关监管规定的限制和安全隐私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挑战。
在目前适用于网约车的相关法律法规里,并没有能够直接应用于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的。顺风车市场发展的同时,安全事故也屡现不止,在这样的趋势下,在今后顺风车市场势必会迎来监管机构的进一步审查。如果监管机构提高对顺风车市场的监管水平,那么新的法律法规可能将会影响到嘀嗒出行顺风车业务的推进。
对于依赖顺风车业务的嘀嗒出行来说,一旦顺风车业务遇阻,那么嘀嗒出行面临的几乎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嘀嗒出行的招股书里显示,嘀嗒出行的营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顺风车以及出租车业务网约服务的信息服务费、广告服务,而顺风车业务则是重中之重。
数据显示,在2017年-2019年间,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770万元、7790万元、5.33亿元,在同期总营收中分别占比56.6%、66.3%、91.9%;广告以及其他服务分别实现收入为2120万元、3970万元、4100万元、在同期总营收中分别占比43.4%、33.7%、7.1%。
顺风车业务对于嘀嗒出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嘀嗒顺风车业务面对不仅仅是来自监管机构的压力,还有来自于内部的压力。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嘀嗒出行的投诉量达到了5401条。
在顺风车业务上孤注一掷的嘀嗒出行面对庞大的出行市场里,卷土重来的滴滴与高德、美团等侧面出击的对手背负着与日俱增的压力。
巨头抢占出行市场高地
作为民生基础的出行市场前景可观。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在2019年到2025年间,由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构成的中国四轮出行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7.5%,在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过万亿。
在规模庞大的出行市场里,并不缺少淘金的玩家。嘀嗒出行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出行市场里不能忽视的存在——滴滴。
滴滴在经过了沉寂之后,为了夺回更多的份额滴滴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动作来抢占市场。今年年初,滴滴创始人程维提出了“0188”战略,即将安全作为滴滴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一切归0;三年里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的出行渗透率达到8%;全球服务用户MAU突破8亿。
在滴滴的“0188”战略下,滴滴在出行市场的各大细分市场分别推出了青菜拼车、特惠快车、快的新出租和针对下沉市场的花小猪打车。可以看到卷土重来的滴滴,在出行市场里并不手软。
而除了滴滴之外,阿里同样对出行市场的蛋糕感兴趣。早在2017年高德就推出了聚合打车模式,其打造的出行平台“高德易行”接入了滴滴、神州专车、首约汽车等第三方网约车。还有阿里的另一条线哈啰出现,对于顺风车市场也是蠢蠢欲动。
同时为了完善自身服务闭环,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美团,不会错过出行市场这重要的一环。美团在经过了直营模式的试水之后,同样转身做起了聚合模式接入了众多第三方网约车。根据美团官方给的数据,目前美团打车已经覆盖近42个城市。
相比嘀嗒出行,这些巨头无论是在流量入口还是资金支持上,都占据着不小的优势。数据表明,嘀嗒出行从2014年至今共经历了四轮的融资,金额超过1.3亿美元,而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在2017年3月,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嘀嗒出行没有再公开进行融资。
如今嘀嗒出行面对巨头们在出行市场里的花式抢占高地,通过“捡漏”的嘀嗒出行能否保持优势,成为资本对嘀嗒出行的提问。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SEO优化专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95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