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给人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给了人更多的选择,但是人必须得还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迷失在科技的丛林里。”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在最近的搜狐科技5G&AI峰会上提醒到。
科技正在广泛影响人们的生活,那么这种影响是否需要提前设立边界,如何尽最大可能发挥科技善的一面?全媒体的搜狐正在探索。
2018年,在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和搜狗联合发布了一款全球首例“AI合成新闻主播”,关键活动+颠覆性技术,一下子轰动国内外。
从此之后,在各大官媒和各大型活动中,AI主播出镜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卡通形象还是真人模拟,都逐渐成为一种风尚。
但3年过去了,这种技术却仍然只是大媒体和企业的专属,用户只能被动接受。5月17日,搜狐在2021搜狐科技在5G&AI峰会上推出了一款明星“数字人”,终于让这一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行业一个重要节点。
那么,明星“数字人”的背后,到底存在什么“玄机”呢?它的存在寄托着怎样的思考?
明星“数字人”,新闻更千面?
所谓明星“数字人”,就是以明星为原型,逼真模拟明星的形象和声音,像是一个真人在给你播报自己感兴趣的资讯。
比如在峰会现场亮相的“柳岩数字人”,不仅形象高度逼真,而且播报新闻时,语调抑扬顿挫、动作自然顺畅,无论是简单的动作、细微的唇动,还是招牌性的表情,都与柳岩如出一辙,堪称原版复刻。
此外,数字人还可以切换多种方言,熟练“掌握”河南话、湖南话、四川话、陕西话、东北话等多种方言,甚至可以在播报同一条新闻中流畅切换。
在搜狐新闻客户端,用户进入“24小时”频道后,点击右上角“收听”图标,就可以体验“柳岩”带来的沉浸式视听播报,点击柳岩的头像,可全屏观看并切换不同方言,再配合一些悬浮窗播放、拉进度条、切换播单等等,数字人科技感十足,也满足用户各种习惯。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更多明星“数字人”主播入驻,让“爱豆”每天声情并茂的给自己讲新闻,已经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及的事了。
当然,它对行业的意义可能更大。
阅读属于个体行为,是个人出于好奇及求知等目的,通过视觉材料获取信息的过程,所以我们一直说要让资讯多元化。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内容的多元,一种是场景的多元。
十几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洗礼让任何一个新闻APP,在内容上都已经足够多元和丰富。但是,场景的多元化却一直缺乏发展的契机,更多只是在设备层面进行拓宽,比如收音机、电视机、手机APP、车载音响等等。
但是,明星“数字人”不同。它改变了单一的“读文”和“读图”的阅读方式,给用户更多定制自由,让每天冷冰冰的新闻推送变得轻松愉悦,而不同方言的切换,更加贴切了用户的地域特性和情感需求,让新闻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
它的出现,是AI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场景多元化的一个爆点。
当“内容多元化”与“场景多元化”结合在一起,多种组合之下,也让资讯行业更接近“千人千面”。
AI路上,正在进行马拉松竞赛
明星“数字人”的本质,是AI对于资讯行业赋能的结果。
这两年,一说起AI大家可能已经不感冒了,毕竟各行各业都在宣传AI概念,就连山寨币割韭菜,都说自己是AI挖矿。
在资讯行业,从2015年的大数据风口开始,今日头条以算法优势崛起,外界很多人一直将“AI赋能资讯”简单粗暴的理解成算法匹配和分发机制之类的。
但,这只是一种刻板印象,AI赋能资讯绝不仅限于此。这两年,直播与短视频快速崛起,就有力的证明用户对场景有着更多元化的需求,而早在2018年新华社联合搜狗发布全球首款AI主播的时候,这个行业就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
从这以后,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等官媒都在积极拥抱AI主播,虚拟主持人甚至还一度登上春晚舞台。腾讯、网易、新浪、头条等新闻APP也在努力跟进,比如用AI语音合成的方式,将文字变成语音。
但是,这仍然有点抱残守缺的意味,目前整个AI主播应用层面的真实情况是腾讯、网易、新浪、头条等新闻APP虽然有视频新闻等,但是在AI主播上却还是一片荒漠;传统的新华社、澎湃等媒体虽然也推出了AI主播,但仍然是“尝鲜式”,无法做到每一篇资讯都进行AI主播播报,较为被动,用户也无法选择。
如此一来,搜狐新闻客户端的差异化竞争力就出来了,它上面的任何一条资讯都可以让“柳岩”播报,自主性极高,有强烈的互动感,在将场景多元化的同时,也让用户接收到的内容变得更多元化。
这就好比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除了精准度之外,双方一直在语音播报上较劲。高德地图请出了林志玲、高晓松、罗永浩配音,而百度地图推出了个性定制,可以合成亲朋好友的声音,让语音播报变得更有粘性和温度。
明星“数字人”也是如此,短期看来,仅仅柳岩一个明星还无法让普罗大众都清晰感知到这一技术带来的变化,但它就相当于开春第一声雷,随着以后更多明星阵容加入,很容易由量变产生质变。
因为,它是一种底层逻辑上的创新,超越了资讯行业“新闻稿生产—适配AI主播—合成视频—上线推送”这种传统的新闻编辑室流程,实现真正的实时“视听化”播报,让用户全方位、立体式沉浸在最新最快的资讯里。
这种技术推动的大潮流,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而当风口抵达,其他新闻APP才开始“养猪”,其实就已经掉队了。
毕竟,明星“数字人”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搜狐多年布局,厚积薄发的结果。
搜狐很早就提出了关于AI的畅想,同时,张朝阳不止一次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搜狐下一步会提高客户端的智能化水平和个性化定制的功能,保持进攻态势,力争做到行业之首。
2016年,搜狐新闻客户端推出了国内第一个智能股市播报系统——智能报盘。这个系统通过机器对股市动态进行跟踪和捕捉,并发布实时股市资讯,是智能化布局的一部新棋。
同时,搜狐对AI赋能资讯的积累路上,又有搜狗输入法和搜狗搜索两大万亿级流量提供养分,多方面的合力一起奋进,让媒体更加智能化。
明星“数字人”,正是多年“技术+个性化”厚积薄发的结果。
一场马拉松竞赛,夺走冠军的人,一定不是那个全程打酱油,然后骤然加速的人,而很可能是那个持续不懈,一直发力的人。
AI赋能只是外表,行业沸点已来?
在搜狐科技5G&AI峰会后的采访中,张朝阳说起了搜狐2002年第一次“登”雪山的故事。
那个时候,珠峰大本营一点信号都没有,必须骑马到山下连拨号发一个电子邮件。而现在,不仅能随意打推送新闻,还能在雪山上实时直播,通信技术的进展和直播技术的进展给资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可见,技术进步仍然是内容行业最大的增长引擎,是内容营销创新的源泉。
这是一种“后台思维”,不仅体现在明星数字人上,也体现在搜狐的方方面面。
2021年Q1财报中,搜狐净利润3700万美元,在取得连续盈利的同时,品牌广告的收入也增长到了3100万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0%。这一数据,有力验证了搜狐技术推动资讯大方向的正确性——未来,更多元化的AI,将成为资讯行业的新引擎。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资讯类APP中,是搜狐新闻率先get到这一创新,打破“AI局限于算法分发”的窘境,深入到明星“数字人”呢?
互联网有很多奇特的现象,比如腾讯在PC时代有QQ,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又能在一众敌手中孵化出微信,阿里做1688很成功,淘宝和天猫同样能做到垂直细分领域的第一等等,很多人将之称为互联网基因,然后将之神化。
但其实,国内互联网公司左右也才二十几岁,基因论只是一个表象,背后的实质是这些公司在某一个垂直领域具有极致的专注与洞察。简单来说,就是阿里懂电商,腾讯懂社交,真正把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想透了,然后做产品就得心应手。
搜狐也是这样。包括关注流、明星“数字人”等等引领行业的创新,其实都是基于其对媒体行业的敏感性、用户需求的感知度,以及对行业发展的预判性。
简单概括就是,AI赋能是一种体现,背后的实质是一种资讯创新精神。
我们可以用一个成功心理学中的概念来形容,叫做“沸水效应”,它是指烧水烧到99度时,还不能算开水,若再添一把火,烧到100度之后,其后只要小火加热,它就能一直沸腾下去。
搜狐的明星“数字人”,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沸点。对于资讯行业来讲,搜狐通过明星“数字人”和AI的全新赋能,改变了整个行业,也激励了一个行业,水将越来越沸。
从搜狐的角度来讲,透过明星“数字人”的诞生过程,可以窥见这位互联网老兵已经养成了一种洞察行业风向标的素质,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产品方法论。
也正因此,搜狐在其他媒体产品上也各有千秋,如手机搜狐网、PC搜狐、狐友、搜狐视频(长短视频、价值直播、直播综艺)等,玩法多样,多点开花,塑造了强大的媒体影响力,一把一把火加热,让搜狐进入沸点。
结语
2021年,5G和AI应用层面的探索已经越来越深入,它对工业层面的颠覆性效果已经初见成效,随着5G的进一步发展,消费层面也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当下,反垄断+新技术已经成了一面指引方向的旗帜,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紧张而热烈的变动,格局重塑几乎是必然。
一叶知秋,搜狐在AI上十年磨一剑,这未尝不是一次大好机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SEO优化专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93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