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狂飙》上出尽风头的爱奇艺,近日又下一城,率先拿下了长视频行业的盈利门票——全年营收290亿元,净利润13亿元。
坚守12年终于实现全年盈利,爱奇艺创始人龚宇意气风发。在《致投资人的一封信》中,龚宇视2022年为“爱奇艺的破局之年和奇迹之年”,并特别提到爱奇艺的“内容飞轮效应”:“稳定优质内容供给——驱动会员增长和成本效率优化——带动盈利提升——产出更多优质内容”。
(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网络)
虽然龚宇“坚信这样的成功是可复制的”,但爱奇艺的盈利“奇迹”并不似看起来那般光鲜亮丽。
事实上,爱奇艺2022年的营收水平同比下滑了5%,回落至4年前水平。而且除了会员服务营收同比增长6%至177亿元以外,爱奇艺包括在线广告、内容分发和其他业务在内的业务营收均呈负增长。
“报喜不报忧”的爱奇艺,还试图将“奇迹”的取得归功于自身的爆款打造能力。
龚宇称,截至目前,爱奇艺原创内容,特别是爆款原创剧集,已成为平台内容供给和收入贡献的主力军,爱奇艺也实现了从“爱奇艺能够打造爆款”到“爱奇艺是爆款制造营”的转变。
然而历史已经证明,可遇而不可求的“爆款”,本身就是个“奇迹”。爱奇艺以及长视频行业的未来发展,依然存在着很多变数。
不烧钱的爆款,存在吗?
在长视频行业,内容成本居高不下是一个公开的秘密,10年间烧掉1000亿元的“壮举”仿佛还历历在目。
就爱奇艺而言,2020年至2022年,爱奇艺的内容成本就分别高达209亿元、207亿元和165亿元。如此巨额的投入如果能回本那还好说,但现实却是好内容稀缺,且“爆款”难预测。
爱奇艺“迷雾剧场”的落差就极为显著。在悬疑剧集《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火了以后,爱奇艺再接再厉推出了《八角亭谜雾》《回来的女儿》。珠玉在前,新剧的热度自然很高,但可惜的是豆瓣评分仅有5.6和6.2,让网友感叹“迷雾剧场”变“迷惑剧场”。
(图源:网络)
综艺方面,爱奇艺曾经的爆款综艺《奇葩说》也没能长红,第一季至第五季豆瓣评分从9.0的高分滑落至仅6.9分。
因此,偶尔出一部的爆款内容带来的会员收入和广告收入,相比全平台的内容制作成本,自然是入不敷出。
而长视频平台之所以难出爆款,除了观众口味太善变,或也与平台自制剧体系及制作能力不成熟有关。
据了解,爱奇艺旗下的工作室在2019-2021年间曾快速扩张至60个,但其中多数工作室较新,且不同工作室之间实力差距较大,导致自制内容口碑起伏不定。
然而除了自身内容质量上的问题,长视频平台们还面临着短视频平台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网民每日超过1/4的时间在使用短视频应用。更何况抖音、快手、B站等内容平台已经在发力短剧、综艺等长视频内容自制,以及引入成本较高的《囧妈》《夏洛特烦恼》《战狼》《美人鱼》等版权电影。
(图源:网络)
随着好内容分散在各个平台,用户对内容的忠诚将难以转化为对平台的忠诚。因此,摆在爱优腾面前的唯一道路,或许就是打造更多的独家优质内容,建立起内容护城河,来实现更高的用户粘性。
目前,爱奇艺站内共有8部内容热度值破万的剧集,于2022年播出的有5部,其中4部是爱奇艺原创内容,但这一战绩距离手握大量独家IP的Disney+和Netflix还十分遥远。
今年1月,Netflix与微软、WIT STUDIO共同创作的首支AIGC动画短片《犬与少年》引起广泛关注,该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绘制完整动画场景,讲述了一个小孩与一只机器狗的重逢故事。
(图源:网络)
这就不禁让人思考,技术,能给长视频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
技术能否带来爆款确定性?
事实上,借助AI生成视频配音、提高剪辑效率,以及通过用户数据预测爆款内容,甚至用ChatGPT生成视频脚本,在视频行业都已屡见不鲜,技术早已渗透进了内容制作的方方面面。
2013年,一部《纸牌屋》让Netflix名声大噪,该剧不仅被提名艾美奖剧情类最佳剧集,还让奈飞在当年一季度新增300万用户,正式拉开了Netflix内容自制的序幕。
而《纸牌屋》自制剧集的成功,离不开Netflix的在线个人影片推荐系统Cinematch,其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让Netflix能够非常清楚地了解用户喜欢看什么样的影片,包括他们喜欢哪位导演、什么风格的演员、什么样的故事情节。
因此在参考用户对导演大卫·芬奇,主演凯文·史派西和英剧版的《纸牌屋》的偏好后,Netflix“定制”出了《纸牌屋》这部爆款美剧。
反观国内,爱奇艺也已经将技术融合进了内容创作之中。比如在AI剧本创作方面,爱奇艺可以使用AI判断剧本的水准,帮助筛选更合适的剧本。未来,爱奇艺还将全面接入百度的“文心一言”,探索将AIGC技术应用于爱奇艺内容搜索、内容宣发、内容创作工具、小说创作等业务。
“爱奇艺员工中有50%是技术工作人员,科技一直刻在爱奇艺的骨子里、基因里。”爱奇艺副总裁徐勇明表示。相应的,“做一家科技创新驱动的伟大娱乐公司”也是爱奇艺的企业愿景。
话虽如此,在面对有关爆款方法论的提问时,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辉指出:“我们在内容创作背后的一个核心逻辑是创新,我们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所有的题材成功以后,我们尽量不去重复这一类题材。”
诚然,流水线上的博眼球内容虽然生产效率高,但注定很难走进用户的心里,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才能带来更多生动的内容。
恰如Netflix在《纸牌屋》爆火后耗费巨资、故技重施的自制剧《马可波罗》收视惨淡,而腾讯抛弃数据导向、在科幻剧集《三体》上“感性且大胆的冒险”却广获好评,超过31万人打出了8.5的豆瓣高分。
一部《开端》或《狂飙》的成功并不足以填补长视频行业对爆款和盈利的需求,在面对时代的考题,尤其是不断变化的大众审美时,长视频平台也将很难单纯复制2022年的成功。
追逐爆款是必要的,但是如何持续性地打造爆款,孵化优质内容,则是对长视频平台综合实力和盈利能力的一大考验。想要单靠内容支撑形成正循环,目前来看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来源:
1、新熵:爱奇艺还没有完全盈利
2、晚点LatePost:长视频开始盈利就算赢了吗?这场耐力赛还没比完
3、壹娱观察:AIGC狂飙,能改变视频行业什么?|视频的未来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作者 / 东篱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SEO优化专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92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