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赛道竞争加剧下,相关企业不仅在市场扩张上角逐,也在IPO道路上持续追赶。
仅就6月份而言,就有药师帮、方舟云康、健康之路等几家企业在持续推进上市进程,其中,药师帮已于6月28日成功登陆港交所,而健康之路因为有大股东百度的背书,其“IPO之旅”也颇受关注。
身处前景广阔的赛道,这一拥有海量注册用户的数字医疗健康平台,近年来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且背靠百度,似乎大有成功冲击IPO的希望。不过,通过拆解其业务构成,可发现主营业务不具备护城河的局面下,健康之路的未来之路或许并非坦途。
大客户依赖、重营销轻研发,经营风险难忽视
2018年以来,得益于政策端鼓励等,中国数字健康及保健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市场规模已由2017年的86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3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8.49%,远高于同期中国医疗保健支出9.5%的增长率。
在此趋势下,不同平台也瞄准不同细分市场的痛点,快速抓住了发展机遇,如智云健康专注慢性病管理,药师帮重视解决基层零售终端的医药流通难题。相比之下,健康之路既为个人用户提供数字健康医疗服务,又拓展到B端,为企业及机构提供企业解决方案及数字营销解决方案。
由于横跨互联网医疗多条细分赛道,健康之路的体量相应庞大。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健康之路平台上的注册个人用户数达到1.72亿,注册医生达83.32万名,连接医院11524家,其中包括三甲医院1464家。这样的数据几乎可以与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头部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比肩。
在数字健康及保健赛道长坡厚雪的红利之下,健康之路的营收也保持持续增长。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7亿元、4.31亿元、5.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4.6%。而剖析其客户构成可以发现,业绩的快速增长中也有隐忧,即来自大客户的营收占比较大。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健康之路总收入的46.0%、52.2%、41.5%,足见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之强。其中,百度的贡献最受关注,2020-2022年,百度为公司贡献收入3621.1万元、5058.4万元、2493.2万元,分别占当期全部营业收入的19.4%、11.7%、4.4%。
虽然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但健康之路目前的业务发展显然与大客户关联密切。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性显而易见,一旦与大客户的合作关系出现变化,将对财务状况产生严重影响。良好的经营状态应该是比较均衡的营收来源分布,这样才能保障营收的稳定性。
另外,从行业视角来看,健康之路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当前,互联网医疗赛道竞争日趋激烈,众多参与者都希望凭借更具有优势的解决方案占据市场,并为了提升企业影响力,实施“烧钱”战略大举营销,长期下来,陷入了“重营销轻研发”的怪圈,而健康之路也未能避免。
为了提升在客户中的品牌影响力,健康之路在营销方面投入巨大。2020-2022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0.33亿元、1.26亿元、1.47亿元,销售费用率为17.53%、29.30%、25.90%。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187.8万元、1414.2万元、5441.0万元,研发费用率为6.4%、3.3%、9.6%。成本攀升也影响其盈利水平。近三年,健康之路的亏损额分别为0.65亿元、1.55亿元、2.56亿元。
对此,健康之路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剔除赎回负债账面价值变动等干扰因素后,已经实现盈利。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健康之路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055.4万元、48.6万元、2391.9万元,三年累计盈利约6496万元。
表面来看,在亏损现象较为普遍的数字医疗行业,健康之路能够营收平衡且略有盈余,相对而言已经是比较好的表现,但从较为微薄的数字来看,其似乎不具备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而且更值得引起警惕的是,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也呈现下降趋势。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218.6万元、1415.7万元、878.1万元。
综合来看,健康之路的营收增长背后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大客户依赖性强、营销投入大,企业的盈利压力显而易见。而想要实现持续发展,可能还是需从改善业务结构入手。
坚持发力内容业务,能形成稳固护城河吗?
与其说健康之路是互联网医疗平台,不如说其是披着数字化外衣的医疗类内容供应商。
具体来看,健康之路有两大业务板块,其中数字健康医疗服务板块落脚在个人客户,最近三年,该业务营收占比稳定在30%左右。而另一大业务板块企业解决方案及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是健康之路的营收主力,占比70%左右,其中又可分为三大业务,包括定制内容解决方案、数字化信息解决方案、数字营销解决方案。
在三大业务中,除了数字化信息解决方案是运用数字技术以帮助医药机构提高运营效率,其他两大业务,本质上都属于内容服务。其中,定制内容解决方案业务,除了为百度提供科普内容之外,还为医药企业提供相关药品及医疗产品的宣传内容,目的是向普通受众普及相关知识,从而为医药企业推广其产品做铺垫;而所谓数字营销解决方案业务,则是为医药广告主提供从内容制作、投放渠道选择到广告效果监测的营销服务。
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来,内容服务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在50%上下。其实放眼行业,专注做医疗内容营销的企业较少,大多主打“卖药求生”,因此就这一点而言,健康之路也具备一定的差异化优势,依靠不同的盈利模式或能吸引投资者关注。但问题是,在主营的内容业务方面,健康之路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具体而言,报告期内,健康之路为百度提供科普内容解决方案,带来3200万元、4770万元、1840万元的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正如前文所述,百度若出现用户流量减少等方面的变动,也会反映在健康之路相关业务的发展上。
而针对其他客户的内容服务,一方面,健康之路的主阵地其实是其自身的APP以及微信公众号,这使其直接面对丁香园等深耕多年的头部大玩家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其内容产出本身主要仰赖与其合作的医生群体,这种模式的护城河本身不强,很容易被其他玩家模仿。
整体而言,坐拥庞大的用户群体,健康之路不断开发内容业务,是一种合理的变现途径,但若遇到大客户发展变动、市场竞争加剧等情况,其内容业务的发展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会更加关注互联网医疗企业业务板块中,与数字医疗服务关系更紧密的业务发展情况。从占比来看,健康之路显然还未将重心置于数字医疗服务完善方面。
虽然从招股书来看,健康之路已具备一定意识,计划将IPO募资用于拓展数字健康医疗服务及数字营销解决方案的能力,包括扩大药房网络、增加健康助理团队、增聘医疗专家及业务运营团队,并显露出其有意进军医药电商及院外市场。但相关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不仅有阿里、京东等巨头,而且细分赛道也跑出了药师帮等新上市企业。健康之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情况,似乎已经预示了其未来“行路之难”。
作者:坚白
文章来源:港股研究社(公众号:ganggushe)—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港股企业,对港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SEO优化专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92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