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剪下的大把头发当作普通废品,有人却把一丝一缕的头发称之为“黑黄金”,在菏泽市鄄城县,从事发制品行业的人不在少数,这也是其被称为“中国发都”的一大原因。伴随着“颜值经济”高速发展,人发制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释放出巨大潜力。凭借个性化与时尚化,山东手造中的发制品品牌也在特定人群和潮流人士中获得喜爱,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优势。
加工车间的工人正在工作
一百克价值一千元,细细发丝身价不菲
夏日午后,屋外雨水渐小,屋内依旧繁忙。在蓝润发制品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员工们正在熟练地赶制假发订单。一件精美的人发制品需经过员工们精心分拣、梳理、捻辫、缠绕等工序才能完成。之后,这些颜色各异,长短不一的“头发”将漂洋过海,被运输到国外。
据了解,以人发或特种化纤丝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假发制品,主要用于发型妆饰、美容美发教学及弥补缺发、脱发等,满足特种职业(如演艺、律师等行业)需求。其中,绝大部分产品用于发型妆饰,属于时尚消费品。
曹其云介绍发制品
“这些发制品不采用机器生产,都是严格按照高质量要求手工操作完成。”蓝润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其云介绍说,经过一系列加工后,看似平常普通的头发却“身价不菲”。“一百克头发能卖到一千元左右,这也是它被称为‘黑黄金’的原因。”说罢,他拿起一股扎好的头发向众人展示,“目前浅一点的发色更受欢迎。大致一看,眼前这种发色很单一,以金色为主。实际上,它是用五种不同的颜色做了渐变,才会这么自然好看。”
加工车间的工人正在工作
发展发制品,打开致富门
对引马镇而言,人发制品产业其实已经有多年发展历史。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引马一带的农民就开始收购人发。随着市场逐步放开,从事人发购销活动的农民也渐渐增多。到了九十年代,人发交易量越来越大,在引马镇驻地自发形成了交易市场。
由于门槛低、上手易、见效快、时间灵活,发制品产业为生活在这里的人打开了一扇致富门。顶峰时期,算上农村的假发制品作坊,鄄城县有一两千家假发制品小微企业,每10个人至少有1个人做假发这项工作。曹其云称,“我们公司现有员工200多名,平均年龄45岁左右,基本都是镇上的人。他们的工资是按件计费,普通工人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熟练的技术工人能拿到8000元。”
据了解,目前,引马镇下辖人发专业村有南王庄、高垓、张堂、苗庄等12个,专业户3200户,常年从事人发购销的人员1.2万人,购销人员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并延伸到越南、缅甸、俄罗斯等周边国家。
发制品
结合外事资源优势,助力发制品企业遍地开花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把发制品作为一种展现自我、追求时尚的准必需消费品,因此,发制品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消费生活,地位也向包包、手表、首饰等配件靠拢。在互联网的“春风”之下,引马镇人发企业克服生产端很强、产品推广弱的原始弊端,着力发展电商,直播带货层出不穷,成为企业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依托线上平台,我们公司的产品远销海外,其中韩国和日本是两大主要市场。只要你是好公司,不用担心订单从哪来。”曹其云认为,虽然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对公司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不确定因素会淘汰一部分公司,进而释放出很多养分。这养分可能是设备、优秀的员工、有手艺的师傅,也可能是高效率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还有可能是一些专利、高科技等。这些养分如果能被公司利用吸收,会帮助公司成长变强。”
加工车间的工人正在工作
引马镇党委书记李云鹏表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引马镇始终坚持深化‘放管服’,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并全力提供帮助和支持,将惠企政策又快又好地传达给辖区企业。”
截至目前,引马镇共辖人发企业3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涵盖了各种功能、各种材质的中高低档人发制品,形成了完善的加工营销体系,企业技术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产品远销中东、欧洲、韩国、日本、美国、南非、尼日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价回收二手奢侈品,在线评估,价高同行!
微信号:15058018139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二奢回收平台,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67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