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在定兴县北章村外的田野里,矗立在村边的一座土台分外引人瞩目。在地里浇麦子的村民说,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黄金台”,但县里边不认可。
残缺现状 30多年取土面积急剧缩水,40多亩高台只剩3亩多
村民正名 古县志和近代县志有争议,村民急盼为黄金台遗址正名
按照1997年《定兴县志》中对黄金台的记载:黄金台亦称招贤台,位于高里乡陈村西南隅,是战国燕昭王为延请天下名士而筑。县志中所记载黄金台位于陈村,但与历史相符的高台建筑却在北章村,黄金台故址究竟在哪儿一直存在着争议。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章村的6位村民自发地组成了“黄金台遗址考察小组”,对定兴县的古迹进行了细致考究,对易县至定兴县高里乡这一区域的易水古河道进行了多番实地勘查,希望能证实村内的土台就是黄金台,并能尽早加以保护。
直至2014年底,两位在北京工作的北章村青年娄祥宇、娄祥月,辗转在首都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内,查阅到了三部《定兴县志》,才为老人们口口相传的黄金台故址找到了确凿证据。
在清康熙十二年《定兴县志》(公元1673年出版)上,记载有:黄金台,燕昭王筑,礼郭隗以致士。乐毅、剧辛先后至。故址在县西三十里北章村。年华旷邈,风雨崩催于此,愈彰深古,触人远怀。不知乃自何人,构为梵宇,缀以浮屠,则悬金区作布金地矣。惜也!
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编纂的《定兴县志》同样记载着:黄金台,燕昭王筑,礼郭隗以致士,乐毅、剧辛先后至。故址在县西三十里北章村。年华旷邈,风雨崩摧。不知何人构为梵宇,缀以浮屠。在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的《定兴县志》也记载:金台禅院在北章,即隆兴寺黄金台故址。
直至现在,面对古县志和近代县志存在歧义,黄金台的真身始终是个谜。但按照古县志的记载,北章村的村民觉得,村内的“土墩”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金台。在历尽千年沧桑后,黄金台如今只剩下一座土丘、一块隆起的农田和战国时代的砖瓦碎片,如此残败的景象让北章村村民很是揪心。“村民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已经自发捐款将仅剩的高台保护起来,现在只希望能尽早为黄金台正名,让这千年古台得到真正的保护。”祖春修说。
建筑消失 50多间宫殿庙宇被毁,用佛塔修井曾挖出几百斤蛇
在老辈村民印象里,这座高台上曾有隆兴寺一座。“抗战的时候,咱们八路军在寺里设了个电台,后来被日军发现了。战斗波及寺庙,恼怒的鬼子在寺里放了一把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里面有一口大钟,也被日本鬼子弄走了。”村民和锡田说,1954年前后,庙宇的正殿及配殿彻底被拆除,建起了北章学校的15间教室,5间办公室,并为当时抗美援朝退下来的4名战士盖起了住房。“你想一下,就剩下的这点砖就能盖这么多房子,可见当年的隆兴寺有多大。”
1957年开春,北章村大旱,村里打出来的井没有井壁。生产队长就想拆掉高台上的佛塔,把砖用来修井壁,当时塔高七八米,底座直径3米左右。“哎呦,别提了,那时候我才十来岁,等把塔拆了,人们发现里面有一口直径1米多、高1米多的佛骨大缸,缸里面全都是蛇,得有好几百斤,大大小小什么色都有,人们抓出来一条放生一条,还把围观的一个女村民吓得闹了一场病。”王印宝说。“当时塔里还有两个令牌,其中一个是‘勾’姓的,现在令牌也不知去向了。”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价回收二手奢侈品,在线评估,价高同行!
微信号:15058018139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二奢回收平台,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67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