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中国最大房企恒大集团突然暴雷,2021年年末闽系房企泰禾集团、正荣集团也接连爆出资金链问题。在连续疫情影响之下,房地产行业跌下神坛,正逐渐走进寒冬。而房地产的寒冬,对于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造成不小影响。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1980年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元年,邓小平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建议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房子成为一种商品,房地产的改革从此拉开序幕。1998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从此福利分房制度到此画上句号。中国进入了全面住宅商品化的时代。2001年,157个温州人3天买走了上海100多套房子;温州炒房团正式开始席卷全国各地房地产。此后还诞生出福建买房团、广东买房团。 2002年,《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正式实行,当年7月1日后必须“招拍挂”作为必须程序,改变了以往的协议出让方式,“价高者得地”的形式,使地价从此全面走高。 2004年,国家减少土地供应,严厉杜绝查处协议出让用地,必须执行招拍挂,土地价格进一步走高,房价上涨。
▲招拍挂区别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台国十三条,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鼓励房地产消费,房地产调控放松。我国放出4万亿救市,大水慢灌,资金流向房地产,房地产开始上涨。 2016年,国家为了化解危机去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启动了新一轮棚改。新棚改开始推行现金补偿,鼓励拆迁户买房。国家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这一年成为房地产成交量、房价、地价创新高之年。 虽然政府都有出台相关政策抑制房价,但收效甚微。直到2017年到2021年间,在坚持“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的主基调下,调控政策升级,限购限贷逐步升级,限售成调控主力手段,且信贷资金大幅收紧,房地产销售下降。房价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了一个稳定的价格。
地方政府困境
在中国房地产企业要获得一地块的使用权,基本上需要通过政府的“招拍挂”形式,确定地价从而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和契税。其中“招拍挂”是国有经营性土地出让的三种方式,即招标、拍卖与挂牌。其遵守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价高者得地”,价格成为衡量开发商取得地块使用权的绝对因素,竞争比价也成为开发商的基础操作之一,使得地价越抢越高。
▲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表图源:平安保险
对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中央与地方分税制,土地出让金的大部分归地方支配,建立在它基础上,地方政府获得了“经营城市”的动力、财力。尤其是一些二三四线城市,其发展几乎已经离不开房地产市场的增长。根据相关数据,在2000年到2018年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基本达到了30%–40%,一些城市甚至达到60%。对于地方政府,相对于培养一个产业链或者一个税收的“金娃娃”企业,或许卖地是性价比最高的收入,且土地出让金溢价能力高,对于地方财政也逐渐产生“成瘾性”。
▲国内主要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注:土地出让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对于普通居民,房价成为一种超前负担。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20年末,中国63.19万亿元个人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4.44万亿元,占个人贷款的54.5%,即个人贷款中有略超过一半是房贷。我们的居民杠杆率如果按人民银行72.5%的数据,那就高于所有报告国平均值、但仍低于发达经济体平均值。在全球前六大经济体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除中国以外的五国,包括印度这样本来居民杠杆率不高的国家,都大体呈居民去杠杆之势,近两年略有提高,但中国明显一直处在居民加杠杆的阶段。居民被房贷捆绑,收入的一大部分要还房贷,失去了一部分刺激地方消费的能力,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一个问题。
▲2020年中国宏观杠杆率
回到前文,恒大、泰禾、正荣等房企暴雷,其核心问题也是中国主流民营房企的问题,就是“盲目扩张+高杠杆+融资困难”。终究是房地产行业的不健康发展甚至是畸形发展所导致的问题,在防止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基础上,也要调控房价,适应人民收入水平;这需要中央政府的高层设计,也需要地方政府转变思路,积极配合。
中央层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如2018年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19年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2020年提出因城施策,以及公布房地产行业三道红线(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指标;2021年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地方层面积极落实地方主体责任,践行因城施策。部分热点城市进一步完善住房限购政策及公积金政策,维稳房价;部分存在去库存压力的城市,则以放宽落户政策、降低人才购房门槛或提供购房、住房补贴为主,进而达到定向放松的目的。
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配合下,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正逐步降温,房价趋于稳定,说明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土地属于国有资源,收取土地出让金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些地方政府,需转变依赖土地财政过日子的思维,积极发展实体经济、绿色经济,使经济可持续发展才是重点。在房价调控方面,根据城市现状,创新管理方式、出台创新政策,使得调控方案能精准落地、有效实施。
另外在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疲软的状态下,新一轮基础建设投资、央行降准等扩张性政策需瞄准方向,不能重蹈2008年的覆辙。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律来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48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