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笔记HTTP,HTML,CSS_html/css_WEB-ITnose

这几天开始学习javaweb了,还是挺有趣的,首先介绍了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css(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我主要记录http协议,这部分还是很重要吧。

第一点: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当你上网浏览网页的时候,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就会通过Http在Internet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HTTP是一个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协议

在Http1.1版本中,给出了一个持续链接的机制,与Http1.0的不同就在这了。

第二点:HTTP URL格式:http://host[:port][abs_path]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其中:

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

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IP地址(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

Port用于指定一个端口号,拥有被请求资源的服务器主机监听该端口的TCP连接;

abs_path指定请求资源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示符)。

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它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

第三点:HTTP分为请求和响应

HTTP请求: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HTTP请求格式:-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

Method请求方法主要有GET,POST,HEAD…当我们通过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直接输入网址的方式去访问网页的时候,浏览器采用的就是GET方法向服务器获取资源,POST方法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要求服务器接受附在请求后面的数据。POST的方法在表单提交的时候用的最多。

get与post方法之间的差别:

1):浏览器地址栏呈现的结果不同,表象

2):真正原因在于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时的格式不同

3):get的请求格式:

GET/test/LoginServet?username=hello&password=world HTTP/1.1

4):post的请求格式:POST/test/LoginServlet HTTP/1.1

HTTP响应: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HTTP响应格式:-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

响应代码由三位数字组成: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经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而CSS我主要记录怎样插入样式表:

方法一:外部样式表

mystyle.css:

-hr{color:sienna}

-p{margin-left:20px}

-body{background-image:url(“images/back40.gif”)}

方法二:内嵌样式表

-hr{color:red}

-p{margin-left:20px}

-body{background-image:url(“images/back40.gif”)}

方法三:行式样式

This is a paragraph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PHP中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3091683.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13:06:06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01:24:07

AD推荐 黄金广告位招租... 更多推荐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