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这段时间,中央和地方开了很多会,规划部署今年的工作。在这些会议上,有一个新词,频繁出现,那就是 —— 低空经济。
包括重庆、四川、浙江、安徽、深圳等在内的多个省市,纷纷提出 ——“要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建设低空经济示范区,拓展低空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全国范围内,目前已经有十多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么,究竟什么是“低空经济”呢?我们通信行业今年马上要搞 5G-Advanced(5G-A)。5G-A 里面有一个“通感一体”,经常和“低空经济”放在一起讨论。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今天这篇文章,小枣君就和大家聊聊这些话题。
█ 什么是低空经济
很多人一提到低空经济,就会想到无人机。其实,低空经济并不能和无人机经济划等号。低空经济的官方定义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也就是说,低空经济,既包括无人机,也包括有人机。低空有人机,因为技术和安全等条件尚不成熟,目前还没有规模商用。所以,我们现在讨论低空经济,主要还是集中在无人机应用上。


█ 什么是通感一体
再来说说通感一体。发展低空经济,最重要的是安全。毕竟走在路上,谁也不希望天上突然两架无人机相撞,然后砸在自己的头上。而且,万一有“黑飞”,从事非法活动,也会带来极大危害。对飞行器进行监管,传统的办法主要是:依靠制定法律法规,设定禁飞区,进行飞行申请等。对飞行器进行跟踪和探测,最有效的方法,是雷达。


█通感一体的技术挑战
通感一体的技术原理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真正想要实现预期效果,技术挑战还是非常大的。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主要覆盖地面,网络规划和优化也面向地面室外用户和建筑物室内用户。想要实现通感探测,并不是简单调整基站天线的朝向就可以实现的。网络首次面向低空场景,相关的网规网优思路完全不同。5G-A 的通感一体,需要自身 AAU(有源天线)能够提供独立的对地、对空波束。既包括通信波束,也包括感知波束。感知波束增加了系统的设计难度和业务压力。感知波束的宽度、数量和方向动态可调,可通过数千种包含方位角、下倾角、波束宽度、波束数量等参数的权重组合,生成海量的波束 Pattern,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通感需求。如何对基站高度、下倾角等参数进行规划,建立合适的 RF 模型,实现最优参数组合,是通感一体的主要挑战之一。通信系统主要是采用连续波。而雷达既有连续波,也有脉冲波(周期性发送)。如何做好波形设计,如何优化帧结构,如何对时隙进行合理分配,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此外,射频信号的自干扰、多站协同感知与精准同步、通感运算的算力满足等等,都是挑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挑战,通感一体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无法实现商用落地。
█通感一体的试点
目前,随着 5G-A 脚步的不断临近,通感一体的测试和验证工作也在加速。国内运营商和设备商合作,建设了多个外场试点,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节前,小枣君去了一趟厦门,就参观了福建移动与华为合作,在黄厝、椰风寨区域部署的 5G-A 通感一体试点系统。



█结语
总而言之,低空经济前景广阔,而通感一体对于国家发展低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想要发展一个产业,进行有效监管是前提条件。就像当年有了雷达,我们才能很好地发展民航产业一样。有了通感一体,实现对飞行器的探测和监管,才能引导产业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带动背后的产业繁荣。通感一体,也不仅仅是服务于低空经济。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宽泛,除了目标定位、跟踪和识别之外,还可以用于目标检测和目标成像。前面小枣君也提到,除了飞行器之外,它也可以用于汽车和轮船的移动性探测。像一些水文监测、空气污染监测、产品缺陷监测、建筑或桥梁裂缝监测、手势控制等场景,其实也都可以采用通感一体来实现。海量的应用场景,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在传统通信应用之外,能够开发出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对于我们整个通信行业来说,无疑是令人振奋和期待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通感一体能够得到更好的普及,成为一个强劲的市场增长点。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鲜枣课堂 (ID:xzclasscom),作者:小枣君
以上就是“低空经济”和“通感一体”,为什么值得关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创想鸟】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PHP中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264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