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4月29日消息,26日,山西运城一辆问界m7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司乘3人遇难。4月28日,问界声明称,该车辆发生事故时车速115km/h,安全气囊正常打开,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目前,事故原因有待有关方面进一步调查。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起事故引发了公众对问界M7车辆安全性的较多关注,包括为何没有碰撞自动解锁等。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只能砸窗救人。问界M7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引发公众质疑。
AITO问界客服回应称,目前大部分车辆无自动解锁功能,这起事故中司乘已失去意识,无法从车内打开车门。不管是否是隐形门把手,外部施救只能砸车窗。
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问界M7车主手册里清楚地写着碰撞后自动解锁。
2024年1月底,工信部就《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等四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在碰撞试验过程中,车门(不包括尾门)不应该开启,车门应处于解锁状态。同时对于每排座椅的车门必须保证其中一个可以打开,如果没有车门则需要保证座椅可移动、或可以改变座椅靠背位置以保证所有乘员均可撤离。
某车企工程师告诉红星资本局,法律层面上对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功能,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不过这个功能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了,现在大部分知名品牌都有这个功能,它并非高端车专属,甚至10万元以下的车上也会搭载。
上述工程师表示,碰撞后解锁功能属于被动安全,解锁的过程其实就是监测到碰撞信号、碰撞信号发出到控制器、控制器收到碰撞信号后发出解锁信号、门锁收到解锁信号自动解锁,中间不需要用户做任何设置。
各家车企大多只是逻辑上存在差异,比如有的是依据碰撞速度、挡位、车身的翻转情况,或是以安全气囊弹起为前提。
针对该问题,汽车行业分析师张旭告诉红星资本局,“有一个国标要求车辆碰撞后需要能够从内外打开,它定义的是结果,依我之见,应该算是对碰撞后自动解锁的强制规定。”
但张旭也提到,线路在事故中损坏、车体框架在事故中变形等都有可能让这个救命功能失效。
以上就是AITO问界M7车主手册明确:碰撞后会自动解锁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创想鸟】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PHP中文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241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