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美国时间9月12日下午,微软的市值达到了8527.82亿美金,超过了谷歌,重回前三。在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带领下,这个43岁的科技帝国将踏上新的征程。
比尔·盖茨从微软退休已经十年了
把镜头拉回到那个夏天,2008年6月28日,在华盛顿州雷蒙德市微软的一间会议室里,53岁的比尔·盖茨与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并排坐着。向830名员工发表了告别演说后,他从鲍尔默手中接过了离别礼物,忍不住淌下了热泪。
事了拂衣去,一代科技传奇结束了微软生涯,转而醉心于他的慈善事业。
离开了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则在十年间几经沉浮,致力于重拾往昔资本市场的荣光。错失了移动互联网后,微软从云技术和AI着手,向硅谷的后起之秀们奋起直追。
截至美国时间9月12日下午,微软的市值达到了8527.82亿美元,超过了谷歌,重回前三。在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带领下,这个43岁的科技帝国将踏上新的征程。
后盖茨时代之殇
鲍尔默,数学天才,后盖茨时代的微软掌舵人。
时隔多年,鲍尔默或许还能清晰地记得,那个一头金发、热爱飙车的朋克青年,在大学校园里遇见他时,脸上狡黠的笑容。
1980年,还在斯坦福商学院读书的高材生被从哈佛退学的坏孩子拉上了“贼船”,以第三十位员工的身份成为微软首位商务经理,并获得8%的股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PC革命大潮中,鲍尔默身先士卒,他领导的销售部门为微软在市场上不断开疆辟土。这位身材魁梧的光头经理,甚至在与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第一次会面时,被误认为是个“俄罗斯特工”。
2000年1月,鲍尔默接过了微软CEO的位子,比尔·盖茨则转任微软的董事长。彼时的微软正处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而乔布斯的苹果军团正在崛起。
事实上,在比尔·盖茨逐步退出的8年间,微软并没有把握住搜索引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风口,这一期间微软主要推出的产品,更多还是在软件应用上下功夫。
2007年1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 Vista和Office 2007。同年,鲍尔默还公开嘲笑过乔布斯:“这是世界上最贵的手机,而且不可能吸引用户。”但后来的事情未免尴尬:Vista饱受诟病,iPhone则风靡全球。
“迟钝”是这位不懂编程的销售员身上的典型标签。当谷歌靠着搜索引擎兴起时,鲍尔默并没有将其视为对手;当IOS和安卓系统把市场瓜分完毕时,后知后觉的微软才准备进场;鲍尔默差点斥资470亿美元收购日薄西山的雅虎的举动,更让投资者惊出了一身冷汗。
“鲍尔默一直都是微软股价的最大阻力。”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大卫·埃因霍恩(David Einhorn)说。
鲍尔默黯然离场
“我对IBM或者微软的衰落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越来越不重视品质,而是开始看重优秀的销售员。”乔布斯说。
2012年是科技行业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谷歌市值首次超过了微软。在后PC时代的抢滩登陆战中失败后,微软的传统软件业务增速已大不如前。
2013年8月23日,鲍尔默宣布在12个月内辞去微软CEO的职务,同日微软股价大涨7%。这位饱受董事会压力和业界指责的硬汉,离职之时黯然泪下:“也许我是旧时代的象征……对微软来说,进入新时代的方法还是引入新领导者加速变革。”
2014年2月4日,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被任命为第三位CEO。他要面对的是市值已经萎缩至3000亿美元以下的烫手山芋,还有虎视眈眈的硅谷巨头们。
同年,微软以72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这是鲍尔默留下的一笔交易。但从苹果和安卓虎口夺食的想法并不现实,2015年微软的Windows Phone仅出货3130万部,较2014年下滑了10.2%。
2016年初微软坦承,Windows手机业务已不再是优先任务。2016年5月,微软将重金收购的手机部门以3.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富士康。
“我虽然理解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安卓、苹果之后)第三大可靠生态系统背后的逻辑,但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第三个手机生态系统,除非我们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纳德拉说。
内忧外患下,纳德拉将微软的未来方向定位在跨平台技术、云端和AI领域。错过了搜索引擎和手机后,这艘科技巨舰终于开始开辟新航路。
四年间,纳德拉凭着手术刀般犀利的改革措施,摆脱了后盖茨时代的羁绊,让微软走出重症病房,再次站在了世人面前。
2017年微软的市值涨了40%,比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增幅高出5倍之多。六年布局,微软成功向谷歌复仇。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预测,未来一年内微软市值将突破万亿美元大关,重现往昔荣光。
纳德拉打造微软新版图
微软历任掌门的传承与门派发展的轨迹耐人寻味。
开山祖师比尔·盖茨让世人意识到,原来理工男才是时代的引领者。接任的鲍尔默曾是他的密友,比尔·盖茨在哈佛求学的日子就寄住在他家的客厅里。比起前任,鲍尔默精通的是商业销售上的乾坤大挪移,且战略方向一直在比尔·盖茨的既定框架中。因而微软元老们在第三任人选上费尽了心思,最终在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里做了个折中的选择。
与美国科技精英不同,纳德拉来自印度,1992年加入微软,内外兼修的他有着程序员的背景,又在Windows、Office等多个业务部门工作过,先后领导微软的必应(Bing)搜索引擎、SQL Server数据库和Azure云计算业务。
纳德拉身处一线,对科技新领域的感知力有当年祖师爷的影子。他曾向鲍尔默指出微软有必要发展云服务,但是“你提出一个想法,他(鲍尔默)总会说‘这是我听过最蠢的主意’或‘我不同意’。”纳德拉说,“要对付他,你必须坚持不懈。”
毫无疑问,比尔·盖茨成就了微软,但他在互联网战役中延续了强硬的外交策略,也没让微软及时投身移动网络的蓝海。上位后的纳德拉则在微软的战略目标上开始“祛魅”,他认为比尔·盖茨时代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电脑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微软需要推动一种新的“技术的全民化”。
纳德拉这样描述他的商业版图:“很快这个世界接入互联网、传感器、物联网的人就会达到30亿,我们要赢得数十亿的联网设备,而不是去忧虑不断萎缩的个人计算机市场。”
“移动为先、云为先”, 纳德拉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今年,微软将终结Windows部门,解散Windows工程师团队,同时成立“体验与设备部门”“云与AI平台部门”,并与“AI及研究部门”共同组成微软目前的三大事业部。
外交上,纳德拉一改比尔·盖茨时代和后盖茨时代的孤傲作风,在手机领域中与谷歌、苹果和Facebook展开合作,在云计算领域则与亚马逊成为伙伴。
最经典的一幕,应当是微软与Salesforce和解后,纳德拉在2015年Salesforce的年度营销会议上,掏出了一部iPhone,并展示了手机中微软的应用程序。这是微软CEO第一次在公开展示苹果产品,纳德拉这一举动引发了在场所有观众热烈的掌声。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微软重回科技联盟第一阵营的同时,退休后云游四海的比尔·盖茨是否会怀念,多年前,他与后来成为微软联合创始人的保罗艾伦偷偷潜入华盛顿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那个夜晚。
彼时,13岁的比尔·盖茨指着手里的《财富》杂志问15岁的保罗·艾伦:“你觉得经营一家五百强的公司该怎么做?”保罗·艾伦回答说不知道,比尔·盖茨说:“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拥有自己的公司。”
编辑:杜伊妍
来源:时代周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卢松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110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