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顺利的过完了,开年第一篇,小编祝大家开年大吉,顺便再谈谈跳槽这件小事。
一、转会市场的开放日
如果你了解足球,你会知道,每年夏季和冬季,是大多数职业联赛转会窗口开放的时间。
通常,夏季转会在当年的联赛赛季结束后,也就是普遍从7月开始,一直延续到新一个赛季的联赛开始前,通常在9月前后结束,而冬季转会则在1月份开始,2月份结束。冬季转会时间短,而夏季转会时间长,并且由于冬季转会期联赛并未结束,所以这半程的转会,往往不会出现大手笔。
对应到大家找工作,通常对于社招的同学来说,每年3月底4月初,相当于「夏季转会窗口」的开放,而9月底10月初,就相当于「冬季转会窗口」的开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为了配合上市公司的财年,很多公司纷纷把年终奖放到3月底发放,于是,3月底就成了拿完年终奖,但又心生不满或者目标远大者的转会窗口。
通常,比较大的合同,也会在这个时期谈成。
所以,亮哥掐指一算,估计今年又要有很多盆友要在这个月开始找各种理由请假去开始准备面试,然后等待3月底拿完年终奖跑路了。
这是人之常情,太正常不过了,因为公司早已料到你们即将跑路,所以相应的Head Count也会流出来,供招兵买马之用。
不得不吐槽的是,很多老员工其实并不想走,但看着一个个新进职员拿着比自己高很多的薪水,却未必干得出自己活儿的质量的时候,老员工也盼望着自己作为新进职员去摸一摸更高一些的薪水。
所以,为啥公司里禁止谈论薪资是铁律呢?你猜猜。
既然转会窗口马上就要到来,亮哥觉得有必要给蠢蠢欲动的大家一些建议。
二、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这年头,大公司的薪资结构往往坚如磐石,并且由于融资环境的影响,往往很多大公司里的人是不想轻易走出舒适区的,这就导致,大公司的职位看起来不多,薪资看起来也没那么诱人,但小公司却求贤若渴,想要拿更多的薪水去吸引牛逼的人才。
这个时候,一定有人会纠结,我要选一个大公司,还是选一个小公司?因为,大公司可能给我中层,但小公司或许就能给个高级职位。
我的建议很简单:
离整天嚷嚷颠覆BAT的远一点
离整天说我们有独特优势的远一点——当然,真的有自己的专利发明的除外。
离直接面向C端,但同时缺乏渠道能力的远一点
第一类小企业,前些年很多,这些年少了些,但你会发现,它叫的越凶,死的越快。
第二类小企业,你要看它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有些企业是确实有优势的,我们称之为「资源变现型」企业,啥意思呢?有政府关系,掌握一定的核心资产,然后想要把这些东西变现,套利走人。这类企业,可以活,但格局不会很大,那么你就要看自己是否是追求短期利益,如果是,大胆去,如果不是,好好考虑;有些企业确实有优势,且不是资源变现,这种是可以去的,但要和他们的老大聊一聊,看看老大的思路是否和你合拍;还有一种是做梦有优势,那就算了。
第三类企业,它可能有机会,但成本和代价会很高,风险很大,当然不排除有可能一鸣惊人;
做B端的为啥不谈,因为我基本没有接触,没法说。
但是,不管是C还是B,如果它有机会在一个细分领域演变成平台,那么就值得去考虑。
商业的本质永远是不变的,成为平台连接供需,是很少会死的,只有活得好不好之分;当然,如果能力很强,你能够直接成为供给端,那么这样的企业同样是很值得去的。
三、传统还是互联网
传统行业里,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是垃圾。
500强绝对不是垃圾,银行也绝对不是。
问题在于,你希望获得什么?
我记得很多年前,知乎上有人问我,招行总行编制和大众点评,都是技术开发,选谁?
我说有总行编制,你就不用来问了。即便没有总行编制,银行的开发也不必互联网差,最多就是被年轻人批评说没有挑战,坐等退休。
我去,这特么有什么不好?!!
非得天天熬夜加班,还不知道何年何月能不能抓住机会一飞冲天成为CEO走上人生巅峰才叫奋斗啊?!
但是,对于有些传统企业,你要小心:
嚷嚷着要拥抱互联网,却不肯把这部分业务从传统行业的母公司中剥离出来的;
觉得自己非常牛逼,互联网都是傻逼的;
天天吵吵说有转型危机,时刻提醒互联网转型的。
这三类,我几乎敢100%的说,如果他们要做互联网,可以断定没戏,如果他们不做互联网,传统的管理体制也是一堆问题。
但是,有些传统企业,可以考虑:
从来不说自己多牛逼,但实际上世界500强从来没少过他们的;
想要做互联网,就直接成立新公司,母公司给钱给人不给管理经验,放手让互联网的人来一起参与的,或者和互联网背景团队深度融合的。
这两类,一类如宝洁;另一类,如爱办公、途加之类的。
这两类企业,一类是已经功成名就,甚至在行业里地位已经超然;另一类往往母公司很牛逼,拿出大量预算养一个小儿子,甚至愿意让小儿子革掉老品牌的命的。
除此之外,传统企业都要慎重。
四、要现金还是要期权
期权,其实是一张纸。
这不是说期权不重要,而是说,期权本身的兑现,是有条件的。
这里的条件,不仅仅是说企业能否上市这个硬指标,还包括了兑现条件之类的软指标。
很多时候,对于一些企业的分子公司,拿出期权,其实诚意是不够的,这些分子公司是否会上市本身就是未知数,从原有已上市集团中剥离,很多时候是要让上市集团的财报好看,当然,这其中不发优质的资产,譬如京东金融从京东剥离,其实京东金融就很值得去。
如果说,成为CEO走上人生巅峰是万里挑一,那么靠着上市期权赚成人生赢家,早个十来年,你要是服务于BAT,那还可以,现在,晚了点,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恐怕十万分之一或者百万分之一的机会也未可知。
所以,从我狭隘的眼界来说,会更多要现金,而不要期权,除非是我非常看好,并且期权会非常值钱的公司。
五、想清楚诉求并贴合实际最重要
说了一堆要与不要,其实归根结底,要结合你自己的诉求,同时考虑自身的实际。
有些人的成功,是平台造就的,那么挑选一个优质的平台,无论大小都很重要,当然,越大越好,因为小平台,基础设施不完备,从流程、制度完备的大公司里跳过去,可能会非常不适应。
有些人的成功,是自己确有几把刷子,如果恰好年纪又轻,不妨考虑挑战一下自己,完成从0到1的跨越。
如果你需要户口,你应该挑选可以给你户口的企业;
如果你需要编制,你就应该优先选择给你编制的企业;
如果你需要历练,那么就去挑选有成长潜力的企业;
如果你想要退休,那么去稳定的大公司的稳定的事业部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当然,前提是,这样的地方还有坑给你。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有人被心灵鸡汤灌了肠洗了脑,觉得年轻就要不顾一切拼一拼。
有句鸡汤说得挺好: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看着那些能力不如你,但因为狗屎运选择了一个即将起飞的企业,并且顺手就完成了财务自由,你会心有不甘嘛?
其实不用不甘,这世界的原貌就是如此。
实力+运气,永远是成功的基石。
擦亮眼睛,不要为了跳而跳,看清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卢松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108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