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网易游戏的领导估计挺纳闷的:都屡试不爽地抄了大半年了,口碑一直棒棒的,怎么这几天突然就翻了车?且这一翻车,就滚到了坡底?
这个现象也困扰着我。半个月前,我打算写一篇揭露网易大搞山寨游戏的文章,题目都想好了,叫《网易你在搞什么?》,但一时犯懒拖到现在。没想到时移世易,突然之间,大家好像都知道网易在搞什么了。光是网友总结的“网易借鉴游戏列表”,我就看了好几个版本,连营销号都来蹭这个热度。
所以这次我们谈点别的。
当然也有广大网友总结不到的,比如大家都说网易的《猎魂觉醒》寨了《怪物猎人》和《讨鬼传》,但其实网易还有一款同类游戏叫《狩猎纪元》,只是项目在去年就凉了——你看网易也养蛊,尸体都没人知道
1
2015年,网易新闻部门觊觎手游红利,独立组建了一支开发队伍,做了个《英雄总动员》,打算利用新闻客户端倒点量进去。计划很美好,但因为是独立运作,犯了个当时中小厂商的老 毛病,角色形象打了很多擦边球。
2015年的网易,在游戏界是个高大上的企业,刚联合暴雪维了好几次权,左告《卧龙传说》,右日《酋长萨尔》,战功显赫。不料自家后院着了火,《英雄总动员》被媒体曝光,大领导震怒,当天就把项目组裁掉了,官网也当即无法访问。
这时候的网易,很爱惜自己的羽毛,还提出了“游戏热爱者”的口号,这成了继“有态度”之后网易最好的Slogan。在某段时间内,他们似乎是这么做的,于是真的积累起来一些口碑。
网易的口碑极盛时,你能在一些品质不行的游戏下看到用户惊讶地说:“这游戏竟然是网易出的”。这本身是个差评,但从中折射出的,是用户对网易极高的品质期许——你就从来不会看到用户跟腾讯指望这些。
品牌形象的转变,有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几天网易游戏口碑大幅度滑坡,但其实在大半年前,网易已经是这个网易了,而当时的舆论情况还完全相反。
那时,每当零零星星有一些网易游戏的负面消息时,比如说某项目组打了个擦边球,某某元素又抄袭了,很多吃瓜群众的反应是:
怎么网易也开始搞这个了?
怎么网易也开始堕落了?
怎么网易也开始学腾讯了?
这时候,就会有人回复他们说,“你是对网易抱有过怎样的幻想?”
吐槽归吐槽,那个时候,网易的确让相当比例的群众抱有过幻想。
但到了2017年底和2018年初,舆论开始逐渐有些变化。比如《镇魔曲》里山寨了《旅行青蛙》,围观群众里惊讶的声音变少了,变成了“网易早就变成这样”的见怪不怪。这个时候,网易其实已经有了很多拿出来足以“被人挂”的项目,如《光明大陆》《猎魂觉醒》《魂之轨迹》《fortcraft》,只是他们还很少被人挂。
TapTap的厂商排行榜,网易依然名列第一(图是昨天截的,今天去看发现已经7.3分了)
2
网易的真正实力,并不能满足自身的野望,这是网易很多怪现象的根源。
网易的野望包含了两种了两重目标。
第一重,是网易作为上市公司的目标,要保证营收增长,财报好看,股价喜人。这个目标是理所应当的,但《阴阳师》打破了节奏。《阴阳师》上线是在2016年9月,上线之后出乎意料地爆了,结果2017年的第一季度,网易的游戏净收入是107亿人民币,首次突破百亿,而前一年同期只有60亿,增长了近1倍。
在腾讯同期的财报里,游戏收入是228亿,这意味着当时的网易互娱顶半个腾讯互娱,特别可怕。
但《阴阳师》是个短期的现象级产物,把网易的财报和股价鼓上去后,自己就萎了,107亿也就成了网易游戏季度营收的顶点,后面两个季度连续下降。这时候网易只能硬着头皮上,寻找高收益的产品(挣点快钱)来填补《阴阳师》的空子。
不然营收降低,财报难看,股价下跌,不仅对公司内部说不过去,对外还总会有一些(像对长这样的)自媒体和媒体说怪话,也挺难受的。
在这个公告的微博下面,官博给几个说腾讯不要脸的评论点了赞,结果在这几条评论点赞数上来之后,又暗搓搓地把点赞取消了
类似的控诉,网易熟门熟路,早已不是第一次。
前面说过,人设是网易游戏对外形象的重要一环。网易在逆风局里,会习惯性地呈现出一种人设: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挨打就哭,博取同情,号召群众。而在顺风局里,则是一副强势爸爸的模样,肥水不流外人田,犯网易者,虽远必诛。
最近PUBG公司在美国起诉网易的《荒野行动》《终结者2》,在行业里闹得纷纷扬扬。新闻是凌晨出的,当晚网易的公关稿就铺开了。一面痛斥大逃杀玩法非《绝地求生》首创,一面暗指背后有腾讯的授意。
当年邢山虎在发布会上讨伐网易,说辞谜一般的既视感
当初邢山虎大师在发布会上唾沫横飞的身姿,和如今高举反垄断大旗反击PUBG的网易,在精神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共振,两者的身影渐渐地重合了起来。
网易能有鲜明的人设,水军的贡献功不可没。
上次我在《腾讯养蛊:赢了市场,苦了项目》里说,腾讯的一大硬伤在于没有自来水,这导致:关于腾讯的正面消息,很难得到自发的主动传播。而关于腾讯的负面消息,则很难被动消化,必须公关出力才有可能解决。
网易正好相反,不仅有自来水,还很善于买水军,真真假假混在一起,十分具有迷惑性。
自来水是真喜欢网易,连我这个没发几篇文章的号,后台留言都能看到不少夸网易的,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夸。
但网易的水军也真是多,腾讯吃鸡手游刚上的时候,经常能在相关的话题下面看到乌泱乌泱的网易水军。于是0转发的微博也会突然引来几十个水军刷评论。
图中的博主妹子因为爱好《黎明杀鸡》,一直在微博上批判《第五人格》,突然引来一大堆水军人身攻击
4
投机取巧并不只存在于网易的游戏部门,这个现象几乎存在于网易所有出现过公关危机的产品中。
网易旗下有不少优秀的产品,设计感强,运营出色。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网易云音乐,用户体验舒适,营销做得也很棒,时不时就有刷屏级的营销活动。
但同样的,这种产品层面的优势,并没有大到可以弥补版权劣势的地步。早期云音乐能借助一些灰色的手段,如“最新慢摇合集”来打擦边球,做大后便开始版权问题缠身。过于依赖产品和情怀营销而忽视曲库和版权,最终引发了前几天上了热搜的周杰伦曲包事件。
3月31日,云音乐在周杰伦歌曲的版权即将到期之时,自作聪明地推出了400元的周杰伦曲包,并情怀满满地通知用户:“为了尽可能减少您收听相关歌曲的影响,现在强烈建议您立刻购买下列歌曲,您将终身可以收听使用。”
这个权益含糊不清的400元曲包,和版权到期后依然继续销售了7个小时的行为,让这次事件成了一场舆论灾难,不仅上了热搜,还在事后被腾讯音乐(周杰伦版权代理方)怼到脸上来,灰头土脸。
云音乐在负面公关的过程中,把锅甩到所谓的“资源封锁式竞争”上,将自身置于受害者和“为群众谋利”立场下。你瞧,很熟悉的网易式公关风格
所以,网易的形象之所以在4月初迅速崩塌,你可以看成背后有两大拐点。一个是《第五人格》事件,另一个是云音乐的周杰伦事件,二者缺一不可。至于后来大家挖老底式的罗列罪状,那只是群愤被激起后自然的发展了。
而这两件事的共性,就是网易都表现出了某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有多少能耐,办多大事”,这句话在网易这边似乎是不存在的,你会发现这家公司总想用更小的力气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和格局——如果你熟悉他们那个不断宣扬“好的生活,没那么贵”同时又隔三岔五被各路日用品设计师控诉抄袭的严选,你会发现,所有爆出口碑问题的网易产品都是这个思路下的产物。
5
网易的营收大头是游戏,而在游戏业,网易是行业第二,独一无二的第二。
这个第二让网易很焦虑。
进入手游时代后,原本在同一战线比拼厮杀的几家大厂,逐渐分层,出现了主次关系。盛大的传奇手游给了腾讯代理,巨人的征途手游给了腾讯代理,完美 世界把《完 美世界》也给了腾讯代理。行业内第三四名都去抱第一名大腿,纷纷用自家的招牌IP合作,这在端游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现在已经变得十分寻常。
网易没法这么做。
作为行业第二的网易,没法去抱腾讯大腿,网易自己也是腿。在竞争层面,腾讯一直是网易的假想敌。
但在过去的一年里,网易在和腾讯的竞争里屡屡落败。这种失败发生在外界看不到的地方,像是《绝地求生》的代理,网易不敌腾讯,错过代理权。前段时间游戏界的投资大案——腾讯入股育碧5%,今后将在中国代理育碧的游戏。其实原本网易也在谈,结果被腾讯截胡。至于《堡垒之夜》?开发商有一半股权都是腾讯的。
网易和腾讯这个级别的较量,比用户能意识到的早得多。很多稍有潜力的产品,刚露头就被盯上,然后就是谈代理或投资。而腾讯往往能给出更优厚的条件。
决定性的大热产品,网易拿到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低。
网易能怎么办?
网易选择的道路,就是在2017年,以极高的频率推出产品,打人海战术。每个产品主攻一个“已经被证明有用户喜欢的”细分品类,希望这里面能出几个小爆款。当然,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拿来一些现成的、用户已经喜欢的游戏,做一些“设计上的参考”。
最近这一系列事件,看上去是让网易的口碑崩盘了,实际上只是把虚高的口碑,往真实的一面拉了拉。接下来,我们会看到网易的选择:
他们会努力在KOL和媒体间游走,删稿,布置软文,试图让口碑回到之前那个虚高的位置?
还是会坦然地面对这一切?
也许你已经看到答案了。
作者:对长 来源:对对对你们都是业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卢松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108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