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3月6日正式上线算起,豆瓣诞生已将十年,此时稍作回顾或许也正合宜。在这十年间,对豆瓣自不免有许多批评和质疑(这些声音恐怕大多来自它的用户),但不可否认,它堪称创造了历史。豆瓣的模式在中国迄今没有哪家能完全复制(在这一意义上,它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它属于那种“只发生一次”的历史事件。不论好坏,它的出现,为广大文艺青年、普通青年及若干二b青年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阅读、电影、音乐等体验的公共平台,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巨大的虚拟咖啡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可能会贫瘠许多——至少我本人是这样。
在豆瓣出现之前,中国自然已经有网络媒体,但早年的网站,互动性并不强,当时的代表是门户和垂直网站,而它们的信息发布其实和传统媒体是一样的,即从信息源到用户是“一对多”,一个单一的信息源发布信息给无数潜在受众。随后在2003年左右兴起了第一代web 2.0模式的网站,其模式是“多对多”的,即网站只是一个平台,而由用户自发生产内容(UGC, user generate content),博客在当时热火了一阵,但最终人们发现,媒体要更进一步社交化才能完成这一使命。从这一意义上说,QQ、微博、淘宝、微信都是同类:媒体都是“多对多”的平台;但与这些网站相比,豆瓣在内容上明显要长尾得多,因为它其中涉及的大量书籍、电影、音乐的内容都是相当小众的,这在商业上就意味着潜在目标人群的高度分化(fragmenting),较难以广告投放等方式变现。
虽然豆瓣受众时常争吵、互相拉黑,一怒注销者有之,盗号者亦有之,但从数据来看,总体上豆瓣的用户粘性(每周登录次数、每次停留时长及浏览页面数等等),在同类网站中都是不低的。不仅如此,它在这过往的近十年间,维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请注意“相对”这个修饰语,因为互联网是一个特别容易骤兴骤衰的行业,有时简直是过山车一样的变化。在这一意义上说,豆瓣的成功之一不在于它比同行“跑得快”,而在于它“死得慢”。
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这是非常明显的(考虑到百度在PC端的搜索中占了70%以上的份额,它的搜索指数可以作为一般网民对许多词的关注程度,之所以用PC端是因为2011年起才有移动端监测数据):最近一周平均指数与历史最高点相比,豆瓣下降了41.3%,但开心网下降了99.3%、人人网下降了87.6%、新浪微博则下降了82.0%:
豆瓣一刻,月度趋势,mUserTracker,2014年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的体验来说,用移动端使用豆瓣常觉不便,最基本的,每次都要求我重新登录,非常不便。新开发的app则功能拆分太多,而像豆瓣一刻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原来的社交属性。在移动端的方面,豆瓣体现出一个原本基于PC端的媒体,在转向移动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在一开始就用移动端的陌陌、微信之类的媒体上则是没有的。
当然,媒体如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豆瓣不论怎么说,已坚持(或维持)了很多年;很多web2.0的网站,到后来没几年都面目全非,要么是大起大落,早先热火过的已没人玩了;要么违背了UGC的初始设想,到最后开始自己生产内容(视频网站最明显,如土豆、优酷)。有兴趣的人不妨预测下微信朋友圈,能维持多久?从这一点来看,豆瓣这些年看似变化少,但变化多也未必好,它的存在已相当不易,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我只期望它至少慢慢挺过去。
本文作者:维舟;转载自:豆瓣
相关阅读
在豆瓣工作三年,实在受不了了!
豆瓣网推广攻略:被站长忽视的无硝烟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卢松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107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