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在校生创业,60%的人生活费自理,网店级别可代替学分,已有多名90后百万富翁。大学生就业异乎艰难的当下,一所地方高校却另辟蹊径,批量复制着淘宝富豪。
浙江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60%学生生活费自理,三分之一的人月收入接近普通白领,学生一年创收2500万元。而几年前,它还身份尴尬,录取分数线比浙江省三本都要低近100分。副院长贾少华回忆刚接手时的该校:教室里看不到学生读书,毕业生无人问津。就业无门,不少学生开始创业,虽然初级形式只是“开淘宝”。图为义乌工商学院一间宿舍里,电子商务班的两位同学在床上打理自己的网店。
贾少华是学生创业的狂热支持者,一系列的成就,让他被誉为“淘宝创业教父”。虽然他的女儿清华毕业并保送美国名校读博,但他认为,不同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培养模式,考到义乌工商学院的学生,已经失去了太多的可能。他提出,“补短不如扬长,可以不学专业,不能不开淘宝”。图为学校创业班学生的课桌上摆满电脑,堆满杂物。
为鼓励创业,学校专门开设了创业班。创业班的学生,上课时可以在下面接单发单,课堂上淘宝旺旺的信息声此起彼伏。他们还可以不上大部分课,网上交作业,学业个别辅导,考试单独出卷,淘宝上的级别还可以代替学分,一颗钻两学分。课堂上教的也是营销、谈判、合同等实用技能。最具诱惑力的是,贾少华向社会作出承诺:创业班学生毕业时人均月收入超过一万。
欧阳青青,20岁,10级信息管理班学生。她正在展示自己售卖的去除黑眼圈的水袋,说这是现在卖得比较好的商品。欧阳青青从去年10月份开始开网店,主要经营女装和女性季节性商品。
杨甫刚,义乌工商学院的 “创业榜样”,复读了两年才勉强考入这所学校,入学后捡过矿泉水瓶,摆过地摊,打过各种工。最终开网店让他找到了感觉,09年毕业时,他开着红色凯迪拉克离开。杨甫刚认为自己走对了路,实现了不同的梦想。“就算我拼命考过英语六级,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出了校门,我能和本科、名校的学生争当精英吗?”
学生网商的成功离不开背靠的这座城市。义乌这个70万人口的小城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60%的人拥有工商营业执照,拥有各类实体摊位7万个,这个“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几乎什么都有。图为工商学院的学生来到义乌商贸城进货。
郑涛,20岁,09级信息管理班学生。今年夏天卖蚊帐火了一把,但刚开网店时,他也曾对究竟卖什么迷茫过。郑涛现在会特意选择附加值高的商品,有时直接在工厂进货以降低成本。他现在放假都不回家,因为回家放松下来时,会感觉心里发慌,好像缺些什么。网店忙起来对学习有些影响,一到应付考试时,就会感到压力。
钱仁鉴,21岁,09级信息管理班学生。他卖出的第一件商品是电脑收纳桌,现在的网店帮朋友代销龙泉宝剑。每天教室和寝室两点一线,路上总要经过大操场,但他说已经很久没有运动了。教室墙头贴着的标语“我们在创造历史”,但身边同学的创富故事更能打动他们。
绝大部分学生卖家直到22点20才离开工作室——宿舍十分钟后关门熄灯。更敬业者经常熬至凌晨两三点后才满足地睡去。贾少华一次去宿舍看望学生,一个刚想点烟的老师被学生礼貌地劝止了,“宿舍里到处都是货,抽烟容易引发火灾。”在他看来,创业学生的变化不仅仅是戒烟、讲礼貌,还包括戒电游、戒懒惰,变得有毅力、有诚信、有责任感、有合作精神。图为深夜的创业学院,教室都亮着灯。
杨东官,22岁,09级物流班学生,正躺在自己的“花园洋房”睡觉。“花园洋房”是同学们对仓库的称呼,这里堆满货物,充斥着塑料的气味。他经常昼夜呆在教室里,被称为全天候老板。杨东官的博客名叫“义乌新星杨东官”,仅有的一篇博文写的是退款对他的打击:“总是想不出这是为什么,因为总得从自身找原因的,不能太依靠他人,要自己独立,人活在世上,总是在不断的赚钱和花钱中,我的淘宝店铺总是这样。”
学校为学生提供免费的仓库,由于是多人共用,屋里货品经常杂乱地摆放着。一些渐成规模的店主,会在教室隔出一定的空间,当做自己的工作室。图为货架上贴着纸牌,提醒其他同学不要乱拿东西。
晚上7点,李鑫淼把自己要发的包裹装上皮卡车,之后他还要去学院以及周边村的几个点将其他同学的包裹收来,装车统一发送,以此“节省物流成本”。车队由三辆车组成,一辆小轿车、一辆皮卡、一辆越野车。前者负责载人,后两车主要运送快件。21岁的李鑫淼是创业班百万级别的网商。去年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既为仓库,又为网店工作室,团队成员一同吃住。李鑫淼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大约在一两万元,一年下来有两百来万。
这些学生创业者根据级别来划分空间,刚起步的学生在宿舍开店,钻石级别的同学可进入创业基地,级别更高的则租住在校外。村民也家家开始做淘宝,并租房给全国各地来的“淘客”,学校周围的村庄都成了“淘宝村”。图为和学校仅隔一条马路的村庄搭起出租用简易房。随着业务的扩张,不少同学都选择了到村里租房经营。
晚上8点,发完当天的快递后,丁杨波同哥哥以及妈妈在出租房内开始吃晚饭。丁杨波也是工商学院的学生,今年毕业。许多淘宝店的事业上升期,都是依靠全家支援。09年国庆期间他在淘宝上售出15万面国旗,一举成名。10年,他的“世博凳”又获利颇丰。赚钱后,丁杨波花20万在老家给哥哥盖了房子。他的父亲在工商学院当司机多年,当初看到开网店有赚头,遂把儿子送到这里。
骆聪,20岁,义乌本地人,自己有三个网店。在住处,她正为李晶莹代管网店。李晶莹是创业班业绩过百万的卖家,总共开了四家店铺,生意都不错。五一假期,她和家人去香港旅游,还给自己买了辆红色大众汽车。
赵湘湘正在宿舍里吹洗头发,为了节约电费,她没有用电热水器而是用水壶烧了些热水。尽管有人拍货她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出去,但她的网店经营状况目前不是很理想。
相比创业基地的人气火爆,自习室和图书馆少有人问津。创富故事在校园弥漫,创业明星的地位也“高高在上”。评优秀毕业生时,不创业的学生要求每门成绩都达到优秀,但创业的学生只要全部通过即可;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可拿到2千元奖学金,而淘宝竞赛的奖金却高达10万元。提起创业与学习,有的学生感到失落,“这两种选择不是平等的,我想好好学习,但我感到孤独。” 图为创业的学生在校园里搬运货品。
奔忙的间隙,一名创业学生睡倒在豪华轿车的后座上,窗外街景闪过。这里演绎着“淘宝改变命运”的故事,而创业路上掺杂着吃苦、奔忙、隐忍,也有敏锐和投机。“创业榜样”杨甫刚不看好当下以量取胜的网商模式,并坦言:自己的成功非常危险。然而,学生们的创业传奇仍被不断仰慕和放大着。三年大学淘宝路,让学生老板们迅速收获财富,却无暇顾及失去了什么。他们和这个行业一样,还太过年轻。
图片原载于《LENS·视觉》2011年7月刊。本文来自:网易看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卢松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xiangniao.com/p/106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