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遗嘱有效吗(正规写遗嘱才生效最简单)

  近日,中华遗嘱库正式向社会发布《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去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数据显示大多数是年轻人群体。不过,律师表示,“微信遗嘱”并非法律意义上的遗嘱,表达更多的是情感。

  近7万人留下“微信遗嘱”

  面对“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一部分人会选择提前立下“遗嘱”。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华遗嘱库上线“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功能,在2020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严重时,即2月至3月份期间,全国人民留下“微信遗嘱”的数量最多,而最高峰时,小程序一天收到上千份“微信遗嘱”。

  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群体,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占比38.7%,其次是2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27.4%,该人群中有不少是在读学生。从数据来看,微信遗嘱颇受年轻人青睐。

  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市民留下的微信遗嘱传递对象是“爱人”,占比达36.76%,其次是“子女”和“父母”,分别占比为24.43%、21.24%。据统计发现,2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部分会选择留言给自己父母,感恩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而20-30岁期间的年轻人,大部分留言内容是留给自己的爱人。

  立遗嘱趋向年轻化

  从《白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立遗嘱趋向年轻化了。

  据悉,在2017年,共有73位“80后”订立遗嘱,到了2020年,“80后”订立遗嘱总人数达到503人,短短4年期间,一共翻了将近7倍。80后的遗嘱中,有97.23%是涉及到房产。从数据上来看,80后的财产以房产为主,存款为次。经分析,80后订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

  2020年,553位“90后”立遗嘱的消息引起不少人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 月31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是17周岁,这意味着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了。

  “90后”人群立遗嘱备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给遗嘱增加了更加丰富的财产种类。从“90后”分配财产的内容中可以看到,81.61%立遗嘱的“90后”处理的是银行存款,有71.54%是涉及到房产。与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就是证券基金。

  立遗嘱比例整体偏低

  根据《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自中华遗嘱库2013年启动以来,八年间遗嘱咨询量逐步上升趋势明显,不过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是立遗嘱比例整体偏低。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相比于全国法院2017年到2019年一审继承案件收案数117937件、141134件和143580件,其中遗嘱案件分别为6006件、6521件和6872件,立遗嘱比例不足5%。

  记者从合肥市庐州公证处有关负责人处获悉,从该公证处来看立遗嘱的比例非常少。“我们也觉得有些奇怪,可能是大家误认为立遗嘱公证程序比较麻烦,不过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与人们的观念有关,忌讳立遗嘱。”这位负责人补充说。

  “微信遗嘱”不具有法律效力

  “微信遗嘱”具有法律效力吗?安徽远致律师事务所律师崔孟文表示“微信遗嘱”主要是表达对家人的叮咛、嘱托和祝福等情感方面,“微信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无法反映立遗嘱的真实意思,所以并不构成法律意义的遗嘱,法定遗嘱形式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共0人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用户投稿

    保姆虐待老人是什么罪(保姆责任法律规定)

    2025-3-30 3:38:35

    用户投稿

    车辆违停怎么处理扣分吗(新交规违法停车处罚标准)

    2025-3-30 3:40: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