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标准是多少(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及划分)

未达到一定年龄,立法拟制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对于行为人的年龄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各个年龄段的责任范围和处罚方式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duping、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由此可见,我国刑法将人分成五个年龄段

14周岁以下,属于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段,对任何犯罪均不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属于相对责任年龄段,只对法定8种犯罪负刑事责任,且应从轻或减轻处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属于从宽处罚年龄段,对所有犯罪都负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18周岁以上不满75周岁的,属于完全责任年龄段,对全部犯罪都负刑事责任,不因年龄获得从宽处罚75周岁以上的,属于从宽处罚年龄段,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但是我们要看到,以上只是法律的拟制和推定,事实上具体到每一个个体,其辨认和控制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不满14周岁的人,也可能心智非常成熟,身体非常强壮。有些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程度也会超乎常人。但是法律必须作一个刚性的规定,实践中在从宽幅度上可以适当地进行压缩限制。

另外需要指明的是,刑法关于责任年龄的表述,一律使用的是“周岁”,也即是实足年龄,且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也就是周岁当天还不算达到周岁,例如某甲2000年1月1日出生,那么2014年1月2日零时以后才满14周岁。

对于行为人年龄的认定,主要依靠户籍登记材料,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户籍登记信息不准确的,要尊重客观事实,例如出生证明与户籍登记不一致,则应以出生证明为准。如果无法查明的,应按照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来认定。实践中司法机关采取骨龄鉴定的做法,作者认为只能作为一个依据,因为有时候骨龄鉴定结论只能测量出一个年龄区间,不能确定具体年龄,因此只能作为辅助性的参考证据材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共0人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用户投稿

    遗嘱的效力是怎么认定的(新民法典关于遗嘱效力的规定)

    2025-3-28 14:32:23

    用户投稿

    出租房屋协议书怎么写(最新租赁合同模版范本)

    2025-3-28 14:34:2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